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我省将于2001年9月开始在全省普通高中实施新的课程方案,即在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为此,我校本学期准备在高一(5)班、高一(12)班、高二(9)三个班级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试点,以便积累一些经验为今后打好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与特点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或社会生活中自主地选
择研究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 的课程目标:
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学会与人交往,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和社会活动
能力。
③使学生获得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多元思维、主动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④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如何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
2.“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学生“自由结合、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特征的课程。其特点有:
①开放性:
课题是开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也没有统一的课题,可以由学
生自主地选择研究课题。
学习目标是开放的。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程度的学生也可以有不同
的学习目标。
学习方式是开放的。对不同的课题可采用不同的学习研究方式,对同一课题,也可
以有不同的研究方式。
教育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各种信息资料,也可以从图书馆、
资料室、因特网等不同渠道获取资料。
课程的评价是开放的、多元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框框套套,
课程关注学生的活动成果,但更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注重在对过程的评价。
②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开设的课题,学生必须进行实际调查、收集信息才能得出结果,所以学生无论学习成绩与知识基础如何,都能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在互动中学习,达到自我体验,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高。
③主体性:“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由结合、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为特点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活动、自由表现和自由发展的机会,强调研究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自行研究为主,教师主要起组织、关心、指导和评估作用。
④拓展性:“研究性学习”突破了课本知识的局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把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书本上难以得到的广泛新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将来更具开拓精神。
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
1.我国现行课程教材设置存在的弊端:
①过份注重课程教材设置的全面性、同一性。全国各地,不管其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是
否相同,不管学校教学目标的不同,一律采用同一的课程教材标准。忽视了地区的差异性,忽视了不同学校间的差异性,不利于个性的发展。而国外先进国家就不是这样,他们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不同的洲,不同的县市,不同的学校都可以自行根据各自的办学特点,设置适合自己的课程,所以他们的学校各有各的办学特点,生动活泼。
②过份强调课程教材的继承性,注重对前人已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前人认知的途径和
手段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当社会形势发展时,课程标准也应该跟着变化,才能使教育的发展适合经济发展的需求,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③过份注重课程教材的理论性,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基础型课程的设置,
忽视了课程教材的实践性,没有拓展性、研究性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性、动手能力的培养。虽然在理科教学中也一直在强调实验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高考却始终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甚至有些学校不开实验课,实验考查也照样可以过关,照样可以考得高分。
总之,我国目前实行的集中体制的课程政策,造成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单一性,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对课程体系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现状,制约了教育改革的发展。
2.开设“研究性学习”是教育改革深入的历史必然
课程改革,把原来单一的基础学科课程发展到必修、选修、活动三大板块组合的课
程,其课型特点从基础型课程发展到拓展型课程,进而出现了最新型的“研究性课程”,这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对21世纪挑战的战略选择。
①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
求。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特长,使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有利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设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综合能力,发展个性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也有利于与“3+x”高考改革顺利接轨。
②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能从学生的实践和研究性学习中产生和发展。学校的主要课程是
基础性课程。基础性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前人已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前人认知的途径和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基础知识和认知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没有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和研究,所有这些只能停留在模仿和抄袭阶段,不可能升华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传统学校教育就难以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所以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③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学校课程的设计以一切学生的发
展为根本出发点,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各有特色的发展,从而全面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学生三个因素对课程设计的必然要求。首先要把握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和总的评价尺度。既要考虑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但最终要看多数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社会要求作为评价课程的重要尺度。其次要明确课程设计的具体着眼点和具体评价尺度。坚持以学生发展的规律和水平作为课程设计的具体着眼点。第三,随着信息时代社会的到来,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都涌现了大批新成果,出现了许许多多种科学门类,科学的门类结构均呈现整体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许多崭新的基础知识如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生态平衡知识、环境保护知识、计算机知识等等,正在我国逐步普及。因此构建课程体系必然不仅有利于掌握传统课程内容中至今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利于学生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
3.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21世纪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历史要求
①研究型课程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育哲学
观。
传统教育观是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的容器,必然压抑学生的能动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研究性课程是以学生的“自由结合、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特点的课程,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之上,在研究性课程前面,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从传统的主动和被动、先知和无知在变为真正的平等,因为研究性课程的众多课题,对老师来说可能也是第一次,教师的先知被打破,在这样情况下,教师的权威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发展的能力之上,即学生在研究和探索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主体地位。
②研究型课程提供了自由学习活动的时空,体现了“以学会创造性学习为根本”的新的教育观。
研究性课程是以学生的“自由结合、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特点的课程,完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活动、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开发学生差异的资源,崇尚个人差异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思维自由奔放和新颖想像,学生不仅获得现成知识,获得最新的前沿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获得这些新知识,从而学会创新,解决未知问题,由于在新知识面前,师生是平等的,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可能再是传授和要求,而是师生双向交流,相互驱动,支持学生的学习。
③研究型课程优化了学生的智能结构,体现了“以综合为特征”的新的课程结构观。
学科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系统性是学科教育的特征,传统教育过分强化了课程的学科性和系统性,以致产生学科知识的僵化和乏味,产生与现代科技综合性的矛盾,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必须把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信息学、思维学、人文学、自然学等知识整合在一起,构建以综合为特征的新的课程体系,这是学校教育的最新追求,这就是历史赋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任务。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听专家报告、看电影电视录像资料、参观访问、调查研究、下网下载、查看阅读资料等,学生得到书本上难以得到的广泛新知,一下子站到了社会的、科技的前沿,同时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查阅资料的方法、数理统计的方法、新的实践操作方法、计算机输入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智能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和完善。
④研究性课程打破了学校教育的围墙,体现了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立体教育观。
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对自己来说毕竟是间接经验,要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还必须通过实践。学生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知识,就不会应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就不知道工人、农民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就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不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难以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因而也就失去学习的动力,迷失学习的方向。组织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更重要意义在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这样做,打破了学校教育的围墙,把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增长了知识,又为学生走向社会增加了就业的能力。所以学生必须要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学中干、干中学,在生活与实践中巩固、消化知识;在生活与实践中选择确定研究课题;在生活与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掌握学科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导师组:
①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张光华 副组长 :林丽亚 李海北
成员:王阳明 黄东宁 宋建民 杨 方 林 阳 吴凯民 吴玉平
刘雄鹰 李作平 郭胜光 张宝杰 吴志明 杨善芳 张 序 黄 璐
试点班级:高一(5)班------班主任 黄 璐
高一(12)班----班主任 张 序
高二(9)班------班主任 杨善芳
②导师组:
组长:张光华
成员:陈珠玲 黄根金 张 序 刘敬梅 吴志明 吴玉平 黄剑芳 俞华平
杨善芳 黄 璐 杨传明 刘景鸿 陈连进 谢晓均 卓 佳 魏冬英
刘国文
③课题领导小组及导师组的责任:
研究性学习,虽然是由学生“自由结合、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特点的课程,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无事可做,教师的职责一是监控,二是指导,三是评价。
监控就是管理,教师对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要进行监控管理,学生有没有参与课题研究、研究的进展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学生开展的活动有没有危险等等,都需要教师去实施监控管理,至于如何做好监控,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
指导: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和相关知识辅导。学生所研究的课题,虽然有些我们教师也不一定很清楚,但是教师在研究方法上应当要能够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如:应该如何去收集信息或资料、如何对获取的信息或资料进行处理、遇到问题应如何去解决等等)。所以对我们全体教师来说将面临一个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问题,否则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就有可能被淘汰。
评价:研究性学习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内容,没有统一的考试,更没有课程的标准答案。所以课程的评价采取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程学习评价。即通过参与性的过程监控和成果展现进行评价。基本学分是课程管理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奖励学分是课程的过程性和成果性相结合的评价,注重形成过程、注重发展过程,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课程评价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2.时间安排:
每个试点班,每周安排2节“研究性学习”课时,用于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动员、初
审课题、开题报告会、成果报告会、答辩等活动。
课题的实施,则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其他课余时间进行。
3.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题是开放的,但是结合中学生现有知识能力,中学生心理、
生理发展的特点,及兄弟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几个主题供大家参考。
生活与艺术(实现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科技与伦理(实现对道德伦理的理解与反思)
传统、现代、未来(实现对乡土的情感)
资源与环境、能源与环境、生命与环境、人口与环境(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
育为主题)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我与未来
也可以开设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联的课题
4.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具体步骤:
第5周:召开课题领导小组及导师组成员会议,研究布置课题实施计划。
(时间安排、 课题内容、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等等)
第6周:①召开试点班学生动员大会,进行宣传动员工作。②举办专题讲座,请有关教师做研究指导报告,主要给学生方法论的指导。以后配合课程实施,再组织相应的专题报告,以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介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第7周:①公布推荐课题,由学生自由选择课题题目、拟定计划、报告自己的初步设计。导师组对学生上报的课题进行初审,合并相近的题目。对少数确实不合时宜的课题予以淘汰,对淘汰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说明,指出淘汰的理由。淘汰合并后每班以保留10—20个题目供学生选择为宜。
第8周:公布初步审定后的课题,学生自由组成课题小组,由各课题小组自己推选组长。初选后保留的题目在班级公布后,学生自己协商后选择,教师不要过多介入学生的选择与组合。对于到最后还没有组合起来的少数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出建议,但以尊重学生选择为前提。每个小组以3—5人为宜,也可1个人独立为组。
第9周:①各课题小组成立、组长产生后,组长按课题开题要求,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并准备小组参加评审,接受教师评审级的咨询。②由导师组教师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各课题小组设计的课题方案进行评审、听取小组的说明。评审结束,为每个小组填写评价表,为小组的设计打分,或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第10—16周由课题小组独立实施,教师监控、指导。在规定时间分别按小组活动。活动前,小组将活动的详细安排书面报告班主任,每次活动结束,在规定时间填写活动情况报告表,并上交班主任,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恰当做法。②形成成果报告,个人、小组总结。活动结束,个人进行小结,在此基础上小组总结,形成最后的成果报告。个人小结、小组总结都要交班主任。
第17周:课题成果展示(班级展示、同学评议)。小组活动的成果,可以采用文字、模型、图片、照片、声像、多媒体等任何有利于表现成果的形式,形成的成果先在班级交流,同学互相取长补短,交流后各小组再行完善。
第18周:总课题组成果报告会(或答辨会)。学生的最终成果要按小组进行答辩,答辩结束,选择比较好的小组,组织全年段的报告会,实现成果共享。
第19周:导师组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评定成绩。本门课程的成绩是综合评定的,开题报告、活动过程、最后成果都在课程成绩中占有一定权重,成绩按小组计算,小组经评议给出个人成绩,小组给出的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相乘就是个人这门课的最后成绩。
第20周:领导小组及导师组总结课题工作情况,撰写论文。
邵武一中教研室
20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