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邵武一中校友风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80    更新时间:2004-11-12    文章录入:jhs    责任编辑:jhs

邵武一中校友风采

1、张先兆  美国密执安洲大学禽病学教授,四十年代曾在我校任教,后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神学博士、家禽博士、儿童心理学博士、禽病专业博士、农经硕士等学位、成为当今世界知名禽病专家。多次回国讲学,为祖国培养了二百二十多位专业人员,获农牧渔业部颁发的“国际科技合作金奖”,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专家学者。

2、俞元桂 国立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毕业。1940年在我校任教,后历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顾问、福建师大文学学会会长。早年从事风格论研究,以后进行整理古籍的研究。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中国现代散文理论》、《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等书。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3、方荣欣  三十年代于我校高中师范科学习,现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度,全国政协常委。

4、沙征费 四一届高中,同年考入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现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研究员。曾先后育成10多个小麦优良品种,其中“福麦7号”新品种选育和华南麦区小麦新品种推广,分别获得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论著丰硕,其中《小麦志》译成外文发行,并发表科研论文、科技文章70多篇,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5、金章岩  0届初中,四三年考入协和大学,现任福建师大教授。长期从事生漆改性和研究并作出显著贡献。1993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6、元生朝  0届初中,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高等农业技术、教育和科研工作,1990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荣誉证书,1992年获国力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中国耕作制度》、《耕作学》、《西系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应用》等专著及论文七十余篇。

7、唐崇惕  四五届高中,中科院院士,夏大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参与编与《人体寄生虫学》、《热带医学》等著作,曾获十四项科研成果奖,对血吸虫病 的研究得到国际卫生组织的肯定,先后出访美、德、加拿大、日本等国。

8、高日霞  四五届高中,福建农学院植保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及昆虫病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译文及著作近百篇(部),获省级以上奖励11项(次),发明的生物农药“8010”于19914月在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获银奖。

9、张懿美  1948年初中,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副会长。师承黄宾虹,作品曾在日本、新加坡、美国及香港、台湾参展,曾获福州市美展一等奖,中国工会成立7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二等奖,国际文化交流荣誉奖。

10、黄卓著 四八届高中,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教授,负责经济法教研室。现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特设的君达律师事务所专职高级律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年法律顾问,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参加国家企业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并参与经济合同法、劳动法、专利法和外商投资企业等立法活动。主要著作有《企业股份化与房地产投资实用指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词典》等。入选《中国律师大辞典》等,1988年夏以经济法专家身份参加国家经济法律考察团赴日本考察。

11、薜梅卿  四八届高中,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法制史、中国监狱史的教学研究工作。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中国法制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中国政法大学监狱哈尔滨 研究中心主任,法律文献整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劳改立法起草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监狱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律文献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有《中国监狱史》、《中国法制史稿》等著作。收录于《中国法学家辞典》等,并被邀请参加9510月于北京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反贪污大会。

12、黄振文  1949年初中,书法家,自幼监池学书,得名师指点,擅大书,作品曾入选“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其书艺成就见于《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获世界铜奖艺术家和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在中国文联等主办的“中国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活动中经评审被定为特级作品。现任福建省福州制药厂经营厂长。有“书法厂长”美誉。

13、李德诚  0届初中,国家高级教练。曾任国家男排主力队员、国家女排教练。培育出国际运动健将郑美珠、候玉珠和国家级运动健将陈西惠、陈文、张秋萍、李艳等。1984年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4、上官玳  五三届高中,同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浦城一中任教,在历史教学中有突出贡献。1993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15、李正千 五四届高中,研究员,1958年夏大化学系毕业后,曾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从事铀位素分离研究。学术成果获国家发明奖、科技大会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等、现任核工业部第八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16、邓荣霖 五七届高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市场学基础》、《公司经营学》、《企业跨国经营的基本战略》等十多部论著,身兼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等八个职务,曾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讲学。教研成果曾获国家级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等多项奖励。

17、何信 五八届高中,巴西巴信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巴西华人协会副会长,江泽民总书记访问巴西时曾接见他。

18、周海梦 理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科学与技术系教授,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65年华业于邵武一中,后赴美哈佛大学医学院留学,学成回国,主要从事酶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成绩斐然,先后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诸多荣誉。

19、刘赐贵 七三届高中,现任共青团福建省委第一副书记、政协福建省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青年联合会主度、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

20、李学木  七五届高中,大专学历,工程师职称,现任邵武福莲企业总公司总经理。1993年被团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4年被团省委、省经委等十家单位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企业家”。

21、丁超五 字立夫,男,邵武故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30年)中秀才。宣统二年(1910年)格致书院毕业后,到邵郡中学校担任英语、数学教员。民国元年(1912年)先后当选为省议会议员和国会众议院议员。进入国会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投身民主革命活动,反对袁世凯;后又加入中华革命党,遵照孙中山指示,参与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斗争;民国10年,孙中山任命他为国民党本部特设办事处福建省主盟人,民国13年他被指派为福建代表,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民国15年,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后随国民革命军攻克福州,任福建省党部筹备处主任。在上海曾秘密与谭平山、邓演达接触,加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民国19年,应邓演达之聘,出任华东大学校长。民国20年,他以侨务视察专员身份,前往南洋视察侨务,适逢“九 、一八”事变,他在菲律宾发表演说,号召抵抗日本侵略,回国后他继续致力联苏抗日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他去过三次重庆,拜访了谭平山、柳亚子、朱蕴山等著名民主人士,并正式参加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他了解共产党实现联合政府和民主政治主张,从此坚定地站在国民党内民主派一边。抗战胜利后,他当选为福建省参议会议长,与在香港的李济深保持密切的联系。他在《闽星日报》发表书面谈话,要求蒋介石下野,他还接受并完成共产党交给他的掩护党的地下斗争的任务。福州临解放时,他与刘通、萨镇冰、何公敢等联合发表文告,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后任福建省副省长。1952年后,因病长期居住在上海,还兼任过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和民革上海市委主任委员。1967125日病逝。

22、聂大炎  字佩如,男,邵武和平人,生于1892年,1915年毕业于福建法政专门学校政1917年就会刚改名为省立第六中学的首任校长,年方二十六岁。任校长连1947年邵武和平私立初级中学创立,先生被推为学校代董事长,为解放后邵武第二中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3年底先生在老家逝世,年终六十三岁。

23、朱柏 字寿仁,男,城郊乡朱山头村人。满清科举时修举子业,得过秀才。1910年格致书院毕业,后考取公费到美国波莫耶和芝加哥大学半工半读,留学八年,靠打工赚钱维持学业,终获教育硕士学位。修业学成后,适逢北代战争胜利,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家统一有望,他怀着爱国之情,回绝了留美国教育界工作的延请,毅然回国。1928年春,由省教育厅委任我校(省六中)校长,以教育学者摄校,管理甚严。一年后转河南大学、浙江之江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大学等校担任教授。抗战期间,协和大学迁来邵武,他便入协大教育系任教授,并兼教育系、农业教育系主任。此间,他还牵头创办了县立初中,择地李公祠和孔庙上课,自兼校长。1948年春因病在协大逝世,终年63岁。悼歌曾称道:“先生抱道坚强,化育遐方。”他以留美学者执教南北,献身祖国教育事业,实为难能可贵。

24、李育英  字乐三,男,邵武人。1919年毕业于邵郡中学堂,同年赴广东求学,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厦门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受迫害后随鲁迅先生到上海,进入上海大夏大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回福建。历任福建省立第二中学校长、建瓯乡村师范校长、福建省教育厅督学,19321933年兼任我校(省立六中)校长。北代时期,任安溪县县长,1933年参加十九路军察廷锴将军发动的反蒋“事变”,失败后去职,不再担任各种职务。邵武名人馆称他“在晋江地区创建第一个党的小组”,赞扬他毕生“培育人才,造福乡梓”。19459月因病逝世,享年四十九岁。

25、黄农 字稼初,男,邵武人。1919年毕业于邵郡中学堂,后于中山大学博物系毕业。三十年代曾任教我(当时为省六中),并于1933年──1934年任校长。先后参加了北伐军,坚决反对封建、反对地方反动势力,1927年“四 、一二”政变后遭国民党通辑逃武汉;后又参加蔡廷锴的十九路军,“事变”失败又遭国民政府通辑,流亡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读研究生,从事细菌学研究并广有建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回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浙江英士大学、福建农学院等任教授或主管。解放前夕第三次受国民党通辑,出逃香港。1949年被邀请参加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同年参加国庆大典后安排在农业部任职。1950年起历任福建农学院院长、教授、福建省林业厅厅长、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1957年在福州病故,享年76岁。  

26、张先大 男,邵武城关人,四十年代曾任教我校,并任教务主任,后调任汉美中学校长。协和大学毕业,解放前一年赴美留学,进密执安州立大学研究园艺,后转学得克萨斯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对蘑菇生产有独特的见解,受美国一所最大的蘑菇公司聘请负责研究工作,发明鲜菇保持水份的最新方法,提高了蘑菇的产量和质量,使该公司成为世界蘑菇产量最高的公司。尔后,密执安州蘑菇公司聘请张先生为该公司经理,直到被美国农业部聘请工作为止。因为他在蘑菇生产研究工作中的特殊贡献,曾被收入美国名人录。1977年他回国观光并来邵武探亲,还带回自已选育的蔬菜良种推广,做到饮水思源,不忘桑梓生产事业。

27、傅为旺  男,邵武城关人,1944年毕业于协和大学附属高级农业中学,并以优异成绩保送升入福建协和大学深造。在协大学习期间,他半工半读在邵武昭阳小学兼课。抗日战争胜利后,协大迁回福州,因家庭经济难以支持其随校续学,不提已留邵,于1947年接受省立邵武中学聘请任教,先后担任物理、化学教学,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1981年起任我校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至1990年退休时,总教龄长达四十三年,是我校教龄最长的著名老教师。任教期间,教学成绩卓著,1987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被评为特级教师。他治学严谨,成果丰硕,对学生要求严格,并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深受广大师生爱戴,1983年被评为省“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3年被选为省人大代表,1984年起兼任邵武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8、叶光明  男,190810月生,福建浦城人。早年毕业于福州英华中学,后肄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在学期间,先后建立和发展了两校的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革命互济会和反帝大同盟,并主持两个组织的地下革命活动。1930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次年与厦门中心市委合并为福建省委)、兼任革命互济会福建省委宣传部长。1950年任浦城一中教员、校务委员,兼任浦城县教育工会主度;1954年调崇安一中任教,任总务主任、工会负责人;19568月调我校任教导主任、代理校长、支部书记。19589月任邵武简易师范副校长;1961年任我校副校长、支部副书记;1967年“文革”中靠边站,仍主持学校行政工作;次年负责总务处工作,1969年负责校政治处工作、授英语课;1978年恢复我校副校长职务,1982兼任邵武市政协副主席。1986年末离休,享受地厅级政治、生活待遇。198612月任我校名誉校长、邵武市老区办名誉副主任。

29、杨安之  男,19322月生,山东省寿光市人。19703月至197711月担任我校革命委员会主任。任职期间,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胆排除各种干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解放干部,稳定了教师队伍,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71年《福建日报》、《闽北通迅》等作了专题报道。在勤工俭学、办农场、办工厂中,注重艰苦朴素教育、培养学生的素质,多次受到上级嘉奖。198311月调任福建省公安厅任副厅长,19935月离休,仍发挥老干部的骨干作用,担任省建安技贸公司董事长、闽台经济交往促进会副长、福建省警察学会副会长等职。

30、陈声政 男,福建闽候人,196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当年经统配到我校任教,历任语文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19881月起任我校校长,19919月调福建公安专科学校任教务处副主任。他在我校工作近三十年,忠于教育事业,勤恳自律,注重学校办学水平稳居地区前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教师。长期任教高中,精通教学业务,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善于总结教学经验,论著丰硕,教学论文《打开语文审美教育曙光之门》于1990年获省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他在省、地中学语文界具有较高的声望,曾任福建省语文学会理事、南平地区语文学会会长。

31、王渊华  男,福建福清人,别号五味斋主,1950年生。1974──1975年在我校工作余年,现专门从事竹片书法艺术创作,是举世公认的唯一的竹片书法艺术家。他学书以传统为本,拜古碑名帖为师,并得名家指导,艺乃日彰。七年前他试以长不盈尺的竹片代笔,把墨韵淋漓的毛笔书法移植到竹片书法之中,成功地写出真、行、草、隶、篆各种书体的鸿篇巨制,形成气势雄遒,刚柔相济的独门艺术──王氏竹片书法,为中国书坛增加了一个新书(笔)种。他的作品先后获得“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硬笔书法艺术大展”金奖、全国硬笔书法家作品巡回大展一等奖等16次奖项,作品被分别收入《国际书法篆刻艺术大观》、《中国硬笔书法作品金库》等十多部大型书籍,还入选《中国翰园碑林》,并在全国和新加坡、日本、港台等地巡展,广为欧美、东南亚、日本、港台等地人士所收藏。杨成武老将军、书坛泰斗沈鹏以及大批党政领导、书坛名家为他题写展标和题诗题词。1992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国际艺术中心举办的《国际首届王渊华竹片书法艺术展》上,首次展出四卷“天下最长卷──无接头百米”八万余字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他是我国书坛上跃起的新星,新华社、《中国文化报》、《人才》杂志,以及北美《世界日报》、日本《创风》、香港《文学报》等数十家国内外报刊相争发了新间或专题报导。多部电视新间片先后在中央台、福建台、南平台播出;《王渊华与竹片书法》专题艺术片已连播;《天下最长卷》、《王渊华竹片书法》专题片,陆续在美国等海外电视台播出。由福建台新闻中心、东南台海外中心和美国中文台联合拍摄、海峡两岸十大文化名人同题片名的《王渊华竹片书法艺术》电视专题片也正在筹拍之中。我校九十周年校庆展览已展出他的佳作,使我广大校友和来宾一睹他作品的风采。

32、曾振    男,1922年出生,福建光泽人。1935年秋季以邵武熙春小学五年级学生越级报考我校入榜第二名,后因光泽改录江西,遂转江西南城就学。后考入并毕业于国立中正大学社教系及政治大学高等科,制宪后首届高等文官考试教育行政人员,获优等第一名。历任中学校长、专科学校讲师、教育部科长及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委员等职。1954年获芝城帝波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及北科州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并发明多种殊类同和器,迭任大学教授、系主任。现任美国国务院约聘通译、华府大学教授。曾代表白宫济贫教育顾问委员会在各州考核教育。公余曾任芝加哥区中国学生学人联合会主席、华府国建联谊会总召集人、华府政大校友会会长、幸福家庭促进会创始主席及幸福家庭双周刊主笔等职。

33、黄建  男,邵武人,19267月生。1942年毕业于我校(当时为省立邵武中学)初中,1945年格致中学高中毕业,194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航空工程系。大学时代加入地下党,任厦门大中学生联合会主席,领导学生运动,解放前夕奉命上山打游击。解放时参加厦门市接管工作,历任厦门军管会交通组组长、船务股股长、港务科主任科员、代科长。1952年奉中央组织部令调航空工业部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工作,历任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航空工业部中航技术总公司驻香港总代表、深圳中航技术总公司副总经理等职,是我国第一代航空发动机专家,主持研制我国各种型号的歼击机发动机工作,参加我国第一次军用飞机出口谈判,为我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34、何定  男,1930年7月出生,福建光泽人,1948年6月在我校高中毕业。同年升入福建协和大学,一年后留学美国公教大学,1961年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72年获得理工博士,尔后任美国玛州大学分子物理实验所研究员、美国通力公司高级科技研究员、美国海洋工程实验所高级工程师,现任美国船舶研究中心所音学研究部主任,行使科技研究、行政管理之职务。著有有关热力学、音波辐射、音能测量技术、噪音控制技术等论文。曾发明有关音能测量、噪音控制方面的仪器。被列入美国东部名人录(`75/`76)、美华名人录(`80)、世界名人录(`95)、美国名人录(`96)。

35、李宋贤 男,泰宁人,19319月生,1949年于我校高中毕业,翌年考入厦门大学,1956年厦门大学化学系物质结构研究生毕业。曾任福州物化教研室主任、固体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为福州大学化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晶体生长理论等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出了非线性光学晶体的二次极化率矢量模型。筛选出三种新型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良好的有机晶体材料,培养出有实用价值的POM单晶,受到美、法等国同行专家的关注。主持研制的仔猪促长素,具有明显的促长抗病功效,社会效益显著。曾获1993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科学大会成果奖各一项。论著丰硕,合作翻译的F.Deniel and R.A.AlbertyPhysical Chenistry》已出版。

36、黄族和  男,邵武城关人,19296月生。1950年于我校高中毕业,1954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化工系,经统配到福建省水产局工作。1958年调厦门制革厂,完成了鲨鱼皮、海豚皮制革技术研究。1962年调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前后任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90年晋升研究员。主持完成了“人造鱼翅”等多项研究,曾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研制的“三和胶营养胶囊”在1994年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学术研讨会上获“兰十字”金奖。曾向国家申报五项发明专利。1985年受国家派出到秘鲁、斐济、澳大利亚、新加坡、莫桑比克等国家考察渔业或工作。1993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特殊津贴”。

37、姚至公 男,19332月出生,邵武城关人。1951年在我校高中毕业,1954年于东北地质学院首届专修科毕业。从事找矿和区域地质调查,发现大型耐火粘土矿、中型铝土矿、蚀变型金矿多处,先后主持勘探了特大型枣阳金红石矿、荆襄磷矿、保康磷矿、大型随州重晶石矿。1981年──1983年主持地矿部首批跨省成矿远景区划项目之一的重大科研,预测有矿的地区中的大、中、小型金银矿床,两次获地矿部科技成果奖。自1958年起一直任湖北省第八地质大队的技术负责人、1963年任大队总工程师、1987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39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著有《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金银及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远景规划》等;论文有《湖北大阜山金红石矿床地质特征》、《鄂西晚震旦纪陡山沱期磷矿地质及岩桐古地理》等。

38、邱绪光 男,邵武一都人,1952年于我校高中毕业,同年考入厦门大学机械系,1953年因全国院系调整,入南京工学院动力系学习,1956年毕业分配到北京航空学院任教,1958年考取留苏研究生,1961年在苏联动力研究院研究生毕业回到北航,1988年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以理论娴熟、有独到见解见长,成果卓著,曾获学院教学一等奖、科研二等奖、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功等多项奖励。多次出国考察、参加学术会议,作为动力专家经常参与航天工业部科技成果鉴定会。他身居京城,情系故乡,担任我市经济技术顾问和北京邵武联谊会会长,为家乡建设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39、吴亚俊  男,邵武城关人。初中和高一在我校学习,1953年在福州高级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57年毕业,分配福州高级中学任教,历任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1983年入学中央教育行政干部学院,后任福州市教育局长,局党委副书记,中共福州市委候补委员、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中共福州市教育委员会书记,中共福州市委委员,福建省人民代表。并兼任福建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福州市教育学会会长等职。一九五八、一九五九两年均被评为福州市劳动模范。是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论文在《人民日报》、《福建教育》、《中国青年报》以及《中国俄语教学》上多次刊登,主要论著有《开拓多元化、有活力的办学新路子》、《学习“三个面向”,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等。

40、葛荫榕  男,1935年出生,邵武城关人。现任河南教育学院生物系主任、教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先进工作者。1953年于我校初中毕业,1953年考入北京师大生物系,1957年毕业后,先后在河南大学、河南师大、河南教育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59年和1983年先后在东北师大和华东师大跟随学部委员傅桐生和钱国桢教授深造。他在探索和研究生物活动中,经常深入山川田野开展动物区系的调查,在经济动物开发利用和有害动物的防除及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有突出贡献。出版专著四部,发表论文及科普文章20余篇,对推动动物学科的研究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控制鼠害、防病保粮、抑制流病,起到了积极作用曾获得省级重大成果奖7次,《全国新编志书》一等奖,4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其论文分别被美国权威杂志《生物学文摘BA》及大会论文集收录。  

41、魏启宗  男,1953年在我校高中毕业,同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57年毕业,分配地矿部江西省中心实验工作,历任厂长,标准计量室主会、科技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他长期从事分析化学和非金属矿开发应用研究工作,经长期探索和研究,取得了数十项科研成果,其中获部级科技成果奖二项,60余篇论文分别于《分析化学》、《化学试剂》、《中国技术监督报》等十多家报刊发表,部份还被国外有关部门收录和采用。出版《钨矿石分析》专著一部,对发展和探究矿产业有突出的指导作用。由于科研成绩卓著,被收入《中国专家名人辞典》。

42、傅尧暄  男,193511月生,邵武城关人,1953年于我校高中毕业,同年考入福建师范学院化学系,以第一名入榜。1957年毕业后经统配到广西兴安一中任教,1971年调回邵武,历任教研组长、校际教研中心组长,教务处副主任、主任、教师进修学校校长,1988年起任邵武一中副校长,多年分管教学,主持教研工作。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986年被选为省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91年评为我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4年被评中学特级教师。论著丰厚,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代表作《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规范的探索》发表于国家级杂志《课程、教材、教法》上;个人或合作出版论著有《中学化学手册》等七本。现兼任福建省化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南平地区化学教研会理事长、福建教育学院特聘教员。他悉心培养了成批青年教师,被誉为“人梯”,《福建教育》、《奉献者的足迹》均以专题作了报导,入选国家教委编的《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大典》个人篇。

43、李正午  男,19348月出生邵武城关人。19488月──19537月就读于我校初中至高中二年级,建瓯一中高三毕业考入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1958年毕业。现任福州大学纪委书记、中国人才研究会会员兼省人才研究会理事、省第二届高教学会理事、福州市作家,1995年评为研究员。主编或参撰著作有:《福建省高校教学经验论文集》、《科技教育学引论》、《中国著名大学概览》、《福建教育志》、《福州大学校史》、《桃李芬芳话当年》、《校园诗词》、《古典文学阅读词典》等。论文丰硕,其中《故乡情思》获省国庆四十周年散文征文一等奖;《科技教育学引论》获省专著二等奖;《论潜人才的发现与培养》获省人才研究会三等奖。入选《中国当代社会科学人物》、《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等辞书。

44、张著偶  男,1937年出生,邵武和平人,小中高职称。1952年毕业于我校初中部,同年考入建阳师范学校,一九五五年师范毕业后,长期任教于邵武中、小学,历任教导主任、校长、党支部书记、邵武市第七届人民代表等职,被评为福建省科学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他十分关心农业生产,因为江西交界的高寒村庄不能种植双季稻,影响农民生活,就在桂林中学建立气象哨“管天支农”,经多年观察,总结出“三寒”(倒春寒、五月寒和秋寒)影响种植双季稻规律,写出《战“三寒”,种成双季稻》等科普文章。论文《三寒与双季稻关系的探索》论文,获1979年省青年科技论文一等奖。著作有《群众管天》、《诗人笔下的物候》、《物候观测小记》、《山青花红凭探索》、《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等。1992年获福建省“繁荣科普创作奖”。

45、邓荣鑫  男,19384月出生,福建长乐人。1957年在我校高中毕业,同年考入南京工学院机床制造及工艺专业,1959的转学惯性导航仪表专业,1962年毕业分配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作至1970年。19703月调四川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分院工作,1986年该单位改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至今,曾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处长、现任性能试验处处长、研究员。1965年负责建立“B──50标准振动台”;1975年负责并参加了“低频振动标准装置”的研制;1979年负责研制建立了“低频垂直向振动国家基准装置”和“低频水平向振动国家基准装置”;1981年参加研制建立了“中频振动国家副基准装置”;1990年负责研究建立了“中小冲击加速度校准装置”。1978年曾随振动计量考察小组,赴日本考察;1986年随国家总局工业测试考察团赴美国考察;1989年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